查看原文
其他

论历史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

朱文琦 xb111 2024-02-05

[摘要]因时因势挖掘时代性因素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实效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系统研究历史自信的深刻内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进而将历史自信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党长期执政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本理论线索。历史自信贯通昨天、今天和明天,体现着对过往历史成就、当下历史现状的自知自省,内蕴着对未来历史发展的自觉自强。历史自信与世界观教育的融通性、与政治观教育的适应性、与人生观教育的契合性,是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表现。充分发挥历史自信的思想引领功能、价值导向功能、实践驱动功能,是实现历史自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党的二十大;历史自信;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23)01-0001-10

[收稿日期]2022-10-26

[基金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文化研究”(项目编号:2020MYB049);山东省社科规划重大项目“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1AWTJ04);2022年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中国共产党青年政治认同百年历程与基本经验研究”(项目编号:QDSKL2201339);青岛市统一战线智库2022年度立项课题“新时期正确处理统战工作一致性与多样性辩证关系的路径选择”(项目编号:QDTZZK2022094) 

[作者简介]朱文琦,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基本理论研究。

[通讯地址]朱文琦,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济南250358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了系列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继往开来、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若干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要求全党“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1]1-2。从学理意义上考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之后,“历史自信”就作为一个重要学术命题引发广泛关注。学界立足党和人民波澜壮阔的百年历程、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和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深入探讨,在历史自信的生成背景、理论依据、建构方略等方面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性成果。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历史自信不仅与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一以贯之,而且内含着强烈的实践诉求。中国共产党具有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传统,党在新时代更是“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党和国家的整体性战略地位”[2]。因而,系统研究历史自信的深刻内涵及其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进而将历史自信有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党长期执政目标的客观需要,也理应成为研究阐释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本理论线索。

一、概念释义:历史自信的学理透视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1]71在主持党的二十大闭幕会时的讲话中,他再次强调在新的赶考之路,“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新时代新征程创造令世人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3]。这是对党百年历史进程的深切回溯,也是对历史自信实践逻辑、价值逻辑的深刻揭示。在通约意义上,历史自信贯通昨天、今天和明天,体现着对过往历史成就、当下历史现状的自知自省,内蕴着对未来历史发展的自觉自强,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

(一)认识论意义上的历史自信

在认识论上,历史自信不能横空出世,也绝不是靠主观想象、逻辑推演就能产生。由于文本翻译、历史语境等原因,西方关于历史自信的直接成果较为少见。尽管如此,西方学界依托宏大历史叙事,在现代历史感基础上演绎出的“普世历史”“普遍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他者”视角。而对一个政党而言,衡量其历史自信是否有理有据、基础牢固,归根结底需要从历史的维度作出评析,即考察这个政党是否作出了巨大的历史成绩,是否代表着不可限量的未来。

党的历史自信奠基于党和人民百年来创造的伟大成就。自鸦片战争起,“欧洲的西方列强漂洋过海,来到中国”,中国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威胁来自四面八方,其表现形式均为中国所鲜见”[4]50。中国共产党在社会演进的大浪淘沙和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中应运而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迎难而上推翻三座大山,在建立全国性人民政权这一“伟大的创造性成就”[5]329基础上,以顽强意志把“打下的残破江山变成了一个世界大国”[4]174。改革开放多年以来,党把握历史变革时机,解放思想、拼搏奋进,在新形势下蹄疾步稳谋划改革发展,在办好中国事情的同时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总结十年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1]4,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1]15。在赓续奋斗的基础上,党领导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正以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信心百倍地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儿女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总之,党和人民创造的历史性成就意义非凡、影响深远,这是我们研究历史自信的逻辑起点,也是党坚定历史自信最现实、最基本的依据。

党的历史自信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远大前途。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特别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创造性实践,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也极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教条,不是固守僵化的封闭体系,而必须在实践中创新发展。与资本主义相比,社会主义具有无产阶级政党的坚强领导、生产资料公有制、人民当家作主等无可比拟的巨大优越性,展现出强大生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符合时代潮流和人类历史行进趋势,预示着光明的发展前途。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为共产主义而奋斗是“走历史必由之路”[6]。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强调:“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7]110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1]16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他进一步谈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8]经过社会主义阶段长期奋斗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是党矢志不渝的目标追求,也必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拼搏中成为现实。

(二)价值观意义上的历史自信

价值与价值观,是具有紧密联系的两个相关概念。价值观是社会实践主体对客体对象有无价值、价值大小及如何实现价值等的总体观点和根本态度,价值观反映社会实践主体的价值原则、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会选择什么样的实践方式,进而产生与之相对应的实践结果。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范畴,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鲜见直接使用“价值观”,但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是“价值无涉”或“价值中立”的思想学说。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9],是指引人民实现自由解放的科学理论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1]19。

价值观意义上的历史自信,体现的是推动历史进步、创造历史成就的社会实践主体,在历史自信问题上的价值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46在中国共产党话语体系及实践框架中,历史自信集中反映了党性与人民性之间的辩证关联。党与人民血肉相连、命运与共,党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也不代表其他任何特殊集团、团体和阶层的利益,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凝练了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十条宝贵经验”,其中,第一条是“坚持党的领导”,第二条是“坚持人民至上”并强调“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10]66。党的二十大报告总结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1]15,并进一步明确“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1]46。百年来,党和人民在开天辟地、改天换地、翻天覆地、惊天动地的社会革命中铸就的历史自信,是党性与人民性高度统一的有力印证。

将人民群众作为真正的价值主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资产阶级政党的显著标志。“党的性质宗旨、党的初心使命生成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11]党成立以来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形势环境有所分殊、主要任务各有侧重,但奋斗主题确定不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百年来,党带领人民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成就,这是党践行初心使命的必然结果,也是党坚定历史自信的内在支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党和人民提出了更高要求。2021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13]545这些重要论述充分显示了党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和责任担当。

(三)实践论意义上的历史自信

历史自信不是一般意义上静态的、描述性的概念,而是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质和明确的实践导向。与黑格尔将历史视作绝对精神的自我呈现及托马斯·卡莱尔所言称的英雄史观等唯心主义论调不同,马克思主义强调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4]295。在中国几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政权、族权、神权、夫权束缚着、压抑着、制约着人的发展。工业革命以来,西方资产阶级在资本逻辑推动下以血与火的方式“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15]36,中国也被屈辱地裹挟进世界历史。在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中国人民奋起抗争,但都以失败告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人民才从精神上转为主动,这也成为探索民族复兴道路新的实践起点。

实践论意义上的历史自信,表现为党对精神力量的把握运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16]9党的历史自信并非仅仅局限于肯定过去的历史成就,而是在新的时空坐标中充分发挥精神力量的能动作用,不断积聚起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在尊重历史演进大势和发展规律基础上发挥人民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历史唯物主义依据和实践遵循。百年来,党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以此为丰厚滋养、思想动力和制胜密码,党与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创新,成功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国情和历史特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共时态和历时态意义上,与资本主义国家、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及近代积贫积弱的旧中国相比,这条道路展现出独特的超越性、创造性和变革性[17],其探索推进及实践成就充分印证了精神变物质、物质变精神的辩证法。

实践论意义上的历史自信,还表现为党带领人民在新的条件下不断推进事业发展的政治清醒和实践自觉。百年来,党和人民的奋斗征程并不是直线式推进的,而是也伴随着失误和曲折。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具体历史的、客观全面的、联系发展的观点来看待党的历史”[10]79,是党对待自身历史的一贯立场。1949年3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8]1438-1439。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如何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激发前行动力阐发了系列重要思想。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新时代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到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要求“以史鉴今、资政育人”;从庆祝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三个务必”[1]1,等等。这些深刻阐释既一脉相承又应势而为,是党和人民自信自强、不断战胜未来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重大考验的思想保证。


二、理论逻辑:历史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1]43作为一种教育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政治属性和社会属性两重基本特征,其本质是实现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教化。因时因势挖掘时代性因素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性和实效性,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发展壮大的基本经验。同认识论、价值观及实践论意义上的内涵相观照,历史自信与世界观教育的融通性、与政治观教育的适应性、与人生观教育的契合性,是其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根本表现。

(一)坚定历史自信与世界观教育相融通

世界观即对“世界”之“观”,进言之就是关于世界及人与世界关系的一般观点和总体态度。世界观具有相对稳定性,决定着人们的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等,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前置性意义。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范畴,既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系统的方法论。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视域中,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教育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19]。

第一,坚定历史自信是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党的历史自信不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得益于党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创造性运用,体现为党在理论上的创新创造和实践中的开拓进取。在理论上,自成立以来,党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与时俱进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注重立足实践研究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现实问题,又全面审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和耦合机理,接续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在实践上,党坚持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党在不同阶段的形势任务和工作重点,把尊重无产阶级革命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在克服一个个历史难题的过程中带领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伟大成就。概言之,党的历史自信生动诠释了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为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提供了鲜活素材。

第二,坚定历史自信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教育的现实依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1]16在过程论视角下,历史自信表现为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清晰认知和对历史前进方向的深信不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反映论,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和缜密完备的逻辑论证了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基本趋势。恩格斯指出:“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15]219毛泽东强调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也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20]。在国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西方资产阶级通过系列政策“带来了新一轮复苏”,但这种“疲软的复苏”越来越难以使资本“获得新的生命力”[21]。西方学界、政界持续升温的“马克思主义热”,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更加凸显。在中国,党的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无论历史背景、时代主题还是发展任务,尽管当前时代与马克思主义诞生时相比已发生深刻变化,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22]。党的百年辉煌征程,不仅验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价值,而且不断昭示出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魅力。

第三,坚定历史自信是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主张立足物质性生产实践,从人类社会及历史本身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中探寻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积极发现规律、研究规律、遵循规律,就能促进事物发展进步,反之则会遭遇曲折甚至失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就是一部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开创党和人民事业新局面的百年发展史。进入新时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关系的规律性认识,明确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以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内生动力,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党带领人民不断向着共同富裕的目标阔步前行。

(二)坚定历史自信与政治观教育相适应

政治观是人们对以国家为中心的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态度,政治观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历史自信说到底是政治自信”[23],因而坚定历史自信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同一性及互构性集中表现在政治观教育上。

第一,坚定历史自信体现了对坚持党的领导的高度自信。历史自信体现政治观点、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一定意义上,特别是对党员、干部而言,坚定历史自信首先是一个政治议题。党并非“得到‘天命’意外的襄助”[5]329,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也不是凭空而来、自我标榜的,而是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中人民和历史作出的郑重选择。同时,党也清醒认识到,实现长期执政是必须解决好的重大历史任务。1945年,毛泽东提出通过民主的办法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战略长远,结合新实践、新要求作出新的回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指出:“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1]14世界上从来不存在永远不犯错误、永远顺风顺水的政党,关键在于如何坚持阶级的、历史的分析方法客观审视自身问题、勇于改正自身不足。百年来,党把完成不同时期的阶段任务与实现党的最高理想、最终目标结合起来,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在不断自我革命的淬炼中成长壮大。

第二,坚定历史自信彰显了对独立自主走中国道路的高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道路,是历史自信可以产生、赖以立足、得以维系的实践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70近代以来,多数后发国家现代化探寻之路往往面临“两难选择”[24],即要么选择依附西方而丧失发展自主权,要么选择与西方脱钩而重返贫穷。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党带领人民学习借鉴而不照抄照搬国外经验,坚持以我为主而不封闭排外,把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探索革命和发展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也曾遇到过挫折。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问题,党领导人民在新的开放环境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中国道路,民族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新航程。

第三,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相互关联,都是政治观教育的重要环节。其一,二者相互区别。在具体背景、提出顺序、基本内涵等方面,历史自信与“四个自信”各有所指、不能等同。同时,狭义上,历史自信的对应主语是中国共产党,即党的历史自信;而“四个自信”的对应主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出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并分别从必由之路、理论指引、制度保障和精神动力四个方面论述并确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体概貌及发展优势。其二,二者互为支撑。历史自信为“四个自信”深化历史根基、提供历史借鉴、赋予历史启迪,“四个自信”为历史自信廓清认知偏差、凝聚思想共识、提供践行路径。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四个自信”就缺乏必要的历史支撑而不能长久。同样,离开“四个自信”,历史自信就仅囿于过往成就而难以达到更光明的未来。其三,二者内在一体。历史自信不是“四个自信”的简单补充,而是立足于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强调在党的领导下继续前进,二者统一于党和人民共同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三)坚定历史自信与人生观教育相契合

人生观系统反映着人们对生活目的、人生意义的思考和追问,是人生发展及价值理想的重要指针。坚定历史自信与人生观教育的契合性,主要表现在理想信念教育、人生价值教育和挫折教育三个方面。

第一,坚定历史自信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切入点。理想信念具有目标指向和实践牵引的双重功能,它既为人们实现理想追求指明方向,又为人们实践奋斗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激发一个政党、一个社会、一个民族不断前行的内驱力量。理想信念教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它既非抽象的讲理,也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可感知的。中国共产党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党章所明确规定的,也是共产党人为民族事业、国家发展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邓小平在总结中国革命胜利的原因时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7]110在党的历史上,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才成就了历史伟业、铸就了党的百年辉煌,进而赢得了人民的衷心拥戴。讲清楚理想信念、历史成就与历史自信的内在逻辑,是提高人生观教育成效的客观要求。

第二,坚定历史自信是人生价值教育的立足点。人生价值教育与价值直接相关。在哲学层面,价值反映的是主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意义关系”。人生而为人的价值及如何实现这一价值,是中西方都普遍关注的基本话题。在人类社会绵延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追寻与探索,经历了自然崇拜、英雄崇拜、上帝崇拜及在实践中创生自我价值[25]等几个阶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26],“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14]18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是我们把握人生价值教育的理论前提。马克思在人的本质上揭示人的价值,将人的价值达成诉诸社会实践,强调在人与社会的矛盾统一中不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百年来,无数共产党员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组织、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将个人价值实现融入党的信仰追求之中,吃苦在前、战斗在前、冲锋在前、牺牲在前,舍“小我”成“大我”、舍“小家”为“大家”,这是党的历史自信的底气,也是人生价值教育的生动教材。

第三,坚定历史自信是挫折教育的着力点。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对立统一。新生事物的成长进步总要经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合乎历史规律、具有发展潜力、代表着光明前景的事物,其发展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1]26的重要论断,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全力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困难和挑战”[1]27。党的百年奋斗史,同时也是一部党在进取中突破、于挫折中奋起、从总结中提高的百年成长史。百年来,党不忘本来、开创未来,先后通过了三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决议》,三个《历史决议》都是着眼于总结经验教训、开创美好未来。党对曲折失误、经验教训的客观态度,为挫折教育提供了学习榜样。无论对全党而言,还是对每个社会成员来说,从党的百年历程中获取成长智慧,正确看待成长中的逆境、积极应对前进中的困难,都是挫折教育的应有之义。


三、实践进路:历史自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认知是历史自信的重要基础”,要“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和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年坚定历史自信、筑牢历史记忆,满怀信心地向前进”[13]546。这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提出了原则要求。与此同时,历史自信的三维结构及其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为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实现历史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提供了分析框架。

(一)发挥历史自信的思想引领功能,广泛凝聚社会共识

历史自信与世界观教育的融通性,决定了历史自信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主张、利益诉求、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更趋多元多样多变。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一些结构性、阶段性、发展性问题错综复杂、彼此影响,诸多改革事项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加之世纪疫情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冲击,如何画好“同心圆”,最大限度将全社会思想凝聚到党的治国理政方略中,从而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需要我们从坚定历史自信的向度作出探索。基于此,更好发挥历史自信的思想引领功能,应着重从宣传、教育和引导三个方面下功夫,具体来说:

第一,将历史自信融入宣传工作中。“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1]19一种科学理论要转化成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物质性力量,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掌握群众”。同样,推动历史自信从心理或精神样态转化为实践样态,也须臾不能离开宣传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他还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27]就历史自信而言,一是宣传理念上,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历史自信的理论渊源、实践根基、现实依据和未来前景相联结,也即在更为开阔的论域中讲清、讲透历史自信的“前世今生”。二是宣传手段上,要立足互联网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使历史自信的宣传工作更好适应互联网作用机制和运行规律,加快形成线上线下优势互补、传统现代相得益彰的宣传格局。三是基层宣传工作中,要了解人民群众呼声,将党和人民的百年成就与地方改革发展成绩联系起来,细致入微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更加精准高效的议程设置,引导社会大众主动了解党的历史,不断坚定历史自信。

第二,将历史自信融入学校教育中。学校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学校教育是厚植历史自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一环。一是把握“全方位”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28]把历史自信纳入学生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体系和社会综合实践中,调动全校教职工积极性,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感悟真知、激发奋进动力。二是体现“全要素”特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和文化的角度,深入挖掘和阐释历史自信的丰富内涵及实践意蕴,将坚定学生的历史自信同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等紧密衔接。三是贯通“全过程”培养。将历史自信融入学校教育是一个长期过程。历史自信的培养要从娃娃抓起,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第三,将历史自信融入日常引导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只有融入日常、贯穿平常、抓好经常,才能达到“日用而不知”的效果。日常引导的突出特征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历史自信思想引领功能的发挥,同样也需要诉诸日常生活。一方面,拓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实践活动,引导社会大众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历史自信、增强历史自信,进而从“生活世界”提升至“意义世界”。借助政治导向正确、活动主题鲜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性、纪念性活动,引导社会大众从对历史的感性认识深入到对历史发展规律和本质的理性把握,将思想认识统一到党的政策主张上来。另一方面,围绕党在发展过程中的特定节点、特殊事件及“七一”“十一”等纪念活动,回顾党的光荣历史、伟大成就和优良传统,引导社会大众特别是党员、干部始终牢记职责使命,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结合岗位特点和工作实际,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将美好生活追求变为现实。

(二)发挥历史自信的价值导向功能,持续增强社会认同

20世纪70年代,Tajfel等基于对群体间行为的解释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强调个体认同之于群体行为的基础意义。尽管这一理论起初作为欧洲心理学本土化的理论成果出现,但其随后逐渐超出本学科范围而在政治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等领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政党政治时代,社会成员对执政党认同度越高,越有利于执政党价值目标的达成。就中国来说,同样如此。十年来,我们党从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纠治“四风”,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的群众基础更加巩固。此外还应看到,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大危险”将长期存在,要确保党能够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就必须将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构筑于人民群众的深切认同基础之上。

第一,以增强政治认同为根本。政治认同表现为一种综合性的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过程,反映的是社会成员对于政治体系的认知、情感和评价,是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开展的心理前提。这种心理上、情感上的认可和归属感,是衡量民意基础及政权合法性的关键指标。在我国,政治认同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核心是对坚持党的领导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党的领导为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历史以清楚明确的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离开党的坚强领导,历史自信既不足以成立,更难以持久。对当代中国而言,持续增强社会政治认同,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乃至整个社会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

第二,以增强思想认同为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的深刻回应,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是指引新时代党和国家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指导思想,对于引领党和人民继续开创历史伟业具有定向导航的战略意义。在新时代,增强思想认同,首先就是要增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度认同。

第三,以增强情感认同为纽带。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9]。发挥历史自信的价值导向功能,既需要理性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也离不开感性意义上的情绪体验、直觉情感、主观感触。情感认同是促成个体与组织相统一的黏合剂,是夯实社会认同的感性前提,也是维系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的情感基础。为此,应立足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更高水平的思想性、原创性文化作品,为人民提供价值参照、榜样示范和审美启迪。以情理交融的内容、感人至深的情节、生动活泼的语言讲好党的历史故事,以健康向上、富有感染力的“精神食粮”吸引人、鼓舞人、激励人、培养人,不断增强党和人民的历史自信。

(三)发挥历史自信的实践驱动功能,不断强化行动自觉

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最终要在实践环节体现和检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鲜明而精辟地回答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何历史自信、因何历史自信、如何历史自信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号召全党坚定历史自信,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使命,推动全党全社会兴起重视党的历史、研究党的历史的浓郁氛围。发挥历史自信的实践驱动功能,涉及怎样看待历史、保持何种状态、如何主动作为等主要方面。

第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13]51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大历史观,是时间辩证法与空间辩证法的统一,强调在以百年、千年记的历史长河和宏阔的世界视野中把握历史大势、认清历史方位、掌握历史主动,不断谋划好、推动好党和人民各项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将大历史观作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领导人民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不仅全面推进国内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而且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赢得了国内外普遍称赞。在前进道路上,尽管世界形势复杂多变、风险挑战相互交织,但时与势在我们一边,这是运用大历史观分析得出的客观结论。

第二,保持战略定力。党的战略定力关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大局和党的长期执政。2022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30]重大论断,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全面理解党的战略定力具有深远指导意义。在此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既充分肯定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各项成就,也深入分析了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既明确“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又强调“来自外部的打压遏制随时可能升级”[1]26。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国际上“唱衰”“棒杀”中国的杂音噪音不绝于耳,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大搞极限施压和全面“脱钩”威胁,企图达到制衡中国发展的目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如何保持战略定力,科学认识和分析“时”与“势”、“危”与“机”、“变”与“不变”、“稳”与“进”等辩证关系,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坚定历史自信,深入做好学理阐释和宣传引导。

第三,发扬斗争精神。党的斗争精神是党与生俱来的鲜明品格,它深深熔铸于党的精神谱系之中,贯穿于党奋斗的各个时期,是党担当历史使命、开创百年伟业的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18]1438。进入新时代,在百年辉煌成就和热烈的赞扬声中,习近平总书记警醒全党:“越是这样越要发扬自我革命精神,千万不能在一片喝彩声中迷失自我。”[16]15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他呼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1]27。面向未来,我们要深刻领会斗争精神的内涵实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青年学生等重点群体坚决克服各种形式麻痹大意、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贪图享乐的思想,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传承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方向、提升斗争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佘双好,王军.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创新[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6):22.
[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闭幕[N].人民日报,2022-10-23(1).
[4]基辛格.论中国[M].胡利平,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
[5]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M].刘尊棋,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59.
[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N].人民日报,2022-10-18(1).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95.
[10]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11]陈金龙.从第三个历史决议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2):3.
[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
[1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6]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埋头苦干、勇毅前行[J].求是,2022(1).
[17]刘同舫.在比较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4):57.
[18]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8.
[20]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97.
[21]史密斯.资本主义将何去何从?——五位马克思主义学者论世界经济[J].禚明亮,刘蕾,译.国外理论动态,2019(5):29-38.
[2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6.
[23]骆郁廷,孔祥鑫.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认同[J].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2(1):26.
[24]陈曙光.中国话语:说什么?怎么说?[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7:59.
[25]朱必法,孙伟平.从遮蔽到超越:人的价值认知与实践创生[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52-57.
[2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
[27]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30-31.
[28]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6.
[29]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
[30]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N].光明日报,2022-03-07(1).


责任编校:戴正

微信编辑:刘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论历史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及实现

朱文琦 xb111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